近几年国内外发生了很多对商业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事件: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接连不断的中国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一而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企业的繁荣看成是和社会利益,环境利益和民生利益零和博弈的结果。这就迫使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法律来制约和惩罚企业,使得企业合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竞争力不可避免的下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也江河日下。这一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局面的最大原因存在于企业本身:对价值创造和企业责任的看法狭隘过时,追求短期财务表现的最优化,忽视了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和企业行为对他们的影响。商业模式过度注视成本与利润的诉求:尽量低的工资和福利,利润最大化的价格,过度的挤压环境,资源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企业的发展过分走向了员工,顾客,环境和社区诉求的对立面;把企业责任视为打造品牌口碑的形象工程和公关成本,缺乏与企业核心产品和服务的整合互动。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三种传统注解:“道德约束”、“可持续性发展”、“声望与品牌形象”。“道德约束”主要是指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做符合道德价值的事。“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是指企业不能过度牺牲社区和环境的利益,必须对之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声望与品牌形象”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形象、强化品牌价值、提高员工士气,甚至是提升企业市值。对企业责任的这三种解读在公民社会崛起的新形势下都显出了严重的局限性:在不同价值链环节,利益和成本之间存在矛盾和竞争的情况下, “道德约束”在取舍方面的绝对性往往适应不了复杂决策的需要。比如对一个制药公司而言,补助买不起药的穷人,研发新药和给股东分红这三个方面互有竞争,光凭“道德约束”是无法解决如何在这三方面调配资源的难题的。“可持续发展”着眼的是企业利益,社区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长期的动态平衡,但没有给出平衡短期成本和长期目标的有效路径。“声望与品牌形象”往往着眼于通过高调的慈善事业和营销方案来树立企业崇高的公益形象,但这些行为得到的更多却只是公关成果,与企业的产品和业务缺乏关联度,其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无法衡量或者成本效益过低。履行社会责任绝不仅是做善事回馈社会那么简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价值链/商业模式打造成一个整合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的平台呢?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来帮助理解:善因平台。善因平台是一个在改善社区和环境的同时创造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为体系,是一个对企业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的互动关系不断定位和拓展的动态过程。用创造价值的观点去看待社会责任的履行,用与企业产品和业务的关联度和其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成本效益作为衡量标准。如何用善因平台来打造商业模式呢? 这里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2000年, 印度财团ITC的农产品出口和食品加工业务遭遇严峻挑战:印度农产品质量太低, 无法满足出口需要,产量也不足以支持ITC的高速增长。问题主要源于:印度农业主要由大量分散割裂效率极低的农民组成;农产品的中间流通渠道既腐败又不透明,侵蚀了农民绝大部分的收益。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是通过收购或租赁把这些小农的农田整合成一个具专业效率的农业企业,或者用严格的收购条件迫使众多的小农合并在一起以实现规模效应。而与此相反,ITC认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于帮助农民发现和掌握高效的农业技术,强化他们在价值链中的利益而不是把他们排除在外。因此ITC设立了许多有互联网的农业信息中心(E-Choupal),为农民提供天气,价格与供求,种植方法,在线专家咨询,以及出售农产品的电商系统等服务。 ITC从农民中选出有领导力的人(Sanchalak)加以培训,使他具备管理 E-Choupal和组织农民学习活动的能力。Sanchalak并非ITC雇员,自始自终是农民的一员,他们独自承担E-Choupal的运营费用,通过农产品在E-Choupal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成来获取收入。所以Sanchalak和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 E-Choupal排除了了许多无附加值的环节,减少了ITC25%到30%的采购成本,为ITC的高速发展打造了一个稳定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