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发表于5月5日【IT经理世界杂志】)

汇丰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增长了5个月之后终于熄火了,最近公布的4月份初值为50.5,低于三月份的51.6,是两个月来的最低点。值得聊以自慰的是PMI依然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但令人不安的是新出口订单又重回收缩区间,表明外需依然疲软。“Made in China”的主要市场--欧美深陷经济困境,外需不振似乎成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开始没落的催化剂,PMI的坏消息一出上证指数就下挫逾2.57%,而许多国际炒家也不约而同的唱空中国。似乎除了“世界工厂”之外,中国已没有别的前途。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未来在内需,而内需的未来在服务业。

最近在“证券时报”上看到:《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成为首个国家级的县域区域规划。根据方案规划,在全国各县中嘉善县将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服务业比重达到40%,城镇化率超过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7万元和2.5万元。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国家今后将陆续推出类似的新城镇建设方案,收入上升及消费增长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而这一切势必为服务业创造出巨大的商机。

对于许多国内企业来说,“世界工厂”的辉煌难以割舍,但如果就此固步自封便将错过许多大好机遇。例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020亿美元,为世界第一。近到香港,远到纽约和巴黎,扫货最踊跃的人群都是中国人。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富裕消费者的消费诉求能在国内便得到满足那将是多么巨大的一门生意?“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就是易于山寨、进入门槛低、利润低的低端商品,这些东西无法捉住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想象力,因此他们越来越多选择把钱花到了国外。沉浸在“世界工厂”的梦幻之中,我们不但将失去国际市场,还将失去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服务业的崛起将帮助中国人满足性价比追求合理的中高端需求,这方面“海底捞”就是个极好的典范,作为一间食肆,“海底捞”提供的却远不止食品,还有服务,以及令其他企业难以效仿的优质整体管理。海底捞给顾客带来的消费体验一点也不比有名的西餐厅逊色。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出许许多多“海底捞”似的企业,“世界工厂”的没落宣告了中国服务业的崛起。投资者应该努力在这个新趋势中寻找机遇。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服务业革命】,(如下图1所示),2005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GDP比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8%,而服务业产值/GDP比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8%。“世界工厂”的繁荣是通过补贴,信贷扩张和竞争性汇率来实现的,而这一切都以牺牲国内消费为代价。然而一个有趣的变化发生了:(如下图2所示)从2012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服务业总产值有史以来第一次和制造业总产值持平,而且后三个季度中前者还要略高于后者。服务业的崛起反映了中国经济从出口到内部消费转型的再平衡过程。服务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的特点,其发展壮大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和消费层次。
 

 

(图一)

(图二)

【服务业革命】还指出,服务业主要通过两层渠道促进国内消费:首先,服务业是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再次服务业带来的较高收入会进一步促进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拉动就业。根据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翘楚印度的经验,其IT业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产生四个就业机会,因为IT业的高收入会带来更高水平的需求。服务业是所有行业里最能减少贫富差距的,其生产效率也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这一切对于基尼指数突破了0.6,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而言都极有借鉴意义。而且成功的发展服务业也是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经验。


曾几何时,英国和美国都先后成为“世界工厂”,如今他们的工厂都没落了,却崛起了许许多多服务型企业,中国也要勇敢的走向制造业以外的世界。今天中国的服务业产值/GDP比率是45%,与此同时美国的这个数据是79.6% ,日本的是72%,德国是71%。这证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服务业的大发展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之源。如果当年重回苹果的乔布斯舍不得关掉美国的工厂全部外包到中国,今天的苹果就不会再次成为IT业的一个霸主,同样的道理,要脱胎换骨的中国经济也不要为“世界工厂”的没落掉眼泪。 

 

话题:



0

推荐

吴裕彬

吴裕彬

38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别处为你解释趋势,在这里带你提前预见趋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