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破坏力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甚至能够在地缘政治上改变不同国家之间的力量均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经历了二三十年的生产率萎缩,财政预算赤字和过高的汇率,俄罗斯的主权债务危机在1998年全面爆发。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就这样陷入了十分恶劣的经济衰退,紧接着的好几年这个昔日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全球大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影响力也被侵蚀殆尽。
在俄罗斯陷入困境的一年前,另一场大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在摧毁受灾国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亚洲金融风暴始于泰铢贬值,当时泰国央行为了捍卫泰铢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几乎耗尽了其外汇储备,只得于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结果当日泰铢就贬值17%。泰铢沦陷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的攻击目标。彼时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虎经济一落千丈,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在冷战以后很不容易实现的内部稳定的局面也被打破了。
危机过后,执掌印尼政权长达30年之久的苏哈托下台,马来西亚的政治强人马哈蒂尔的声望也遭受重大打击并于2003年下台。在199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迅速的泰国于1997年成为东亚地区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本想趁势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海洋强国,但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彻底粉碎了其野心。实际上,所有东南亚国家扩张影响力范围的野心都被无情击碎了,他们变得更加孤立和内向,军事现代化的宏图被遗弃,而政局也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如果没有那场亚洲金融风暴,这些东南亚国家会按部就班的加强其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政治自信和协作,只是这样一来,今天的中国在南海及东海就会遭遇更多的围堵,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威慑力也会更大。
毫不夸张的说,是亚洲金融风暴给了中国一个在亚洲迅速脱颖而出的机遇,中国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遇并成为了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在那次危机中,中国本来可以把人民币贬值,以保护出口,但中央政府作出了人民币保持坚挺的承诺,并动用外汇储备向受灾国家进行了援助。这些举措使得东南亚国家放下狐疑确信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诚意,压制了亚洲军备竞赛,使东南亚地区将重心转向贸易和经济的建设和融合。时至今日,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并且整个东南亚地区都被整合进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经济之中。这一切都为我们解决东海和南海的主权争端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成为海洋大国创造了更多的战略空间。
中国经济之所以在亚洲金融风暴中能独挑大梁,要得益于朱镕基总理棋先一招的从1993年就开始用紧缩政策挤压了泡沫去除了杠杆。体现中央宏观调控精神的“十六条”里有十三条是经济手段,只有三条是行政手段,这是中央首次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手段作为结构调整的主体。朱镕基一方面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注意“软着陆”,保持经济速度逐步下降,不低于8%。最为关键的有三大战役:第一,通过分税制改革把主要财权收归中央,防止地方政府肆意扩张;第二,结束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第三,对银行体系进行了重构,把人民银行办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成立独立的政策银行承担政策性贷款,使银行摆脱地方政府干预,过去的银行体制由于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控制,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和通胀风险。在朱总理的铁腕改革推进之下,中国经济泡沫,信贷风险和通胀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索罗斯侵袭亚洲市场之前中国经济就已成功软着陆。
今天,金融风暴的阴霾又重新笼罩亚州上空。亚洲经济全面减速,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债务和主权债务负担增长迅速。许多国家正在考虑发行美元债券,但一旦他们本币贬值,债务负担便有螺旋攀升的可能。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在动用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日元贬值,这使得以出口为导向的东南亚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值得东南亚国家庆幸的是他们这一次有更强大的外汇储备力量,美联储至少还得等一两年光景才能加息。但是值得担忧的是,中国这一次的状态没有上次好,目前中国的信贷总量/GDP占比已经突破200%,债务支出(利息和本金支出)/GDP占比已经高达39%,远远高于国际清算银行划定的25%的警戒线。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危机都有爆煲的危险,而且房地产泡沫也完全没有得到控制。
让人欣慰的是,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不搞4万亿、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方针,在美国和欧洲依然在舔自己经济伤口的时候,中国依然是亚洲的希望所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