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赖以自慰的唯一金句

7月8日“黑色星期一”重现A股。上证指数劲挫2.44%,报收于1958点;深成指数猛挫2.79%,报收......
投资界传奇,曾和索罗斯一起在1990年代血洗英镑的Stanley Druckenmiller上月接受高盛的专访指出,中国正在为2009年和2011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付出代价──信贷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情形类似于2005年的美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首季信贷增长近18万亿元人民币,但GDP的增长只有区区5万亿。
Stanley Druckenmiller畅言,中国的投资/GDP占比达到了惊人的47%,日本和南韩最高峰时的记录也不过是36--38%,这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Stanley Druckenmiller认为,中国经济已经严重杠杆化,金融危机风险与日俱增,而新政府则着眼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这意味固定投资增长将持续减速。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势必持续放缓。</......
今年最悲催的人物是谁?中国球迷?不,是中国股民。蛇年一抬头,上证指数就连跌三月,终于在5月止跌并创出今年内最大单月升幅(升幅达5.6%),股民还没缓过神来,股市踏入6月便急不可耐的狂跌起来。上天为什么这么折磨中国股民?!天理何在?!首先美联储退市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亚太股市一同腹泻;另外,中国经济也不争气,6月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工业产出不振、内需萎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使得本有意于中国股票的投资者退避三舍。最后端午节前后的钱荒更是把中国股市推下了悬崖。6月份,“建国底”失守了,这短短一个月时间股市跌幅高达20%。,A股探底之旅还有多深多远,股民的眼泪要......
最近熊市的阴影笼罩全球投资市场,自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6月19日提出了退出QE3的一个时间表,金融市场便度过了2013年最波动的一个星期,而国内钱荒也如火如荼的引爆开来。投资资产全面洗牌,主要投资项目均呈现下跌,只有美元由于避险需......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句用来形容这轮钱荒颇为恰当。有砖家指出,这一轮钱荒过后,中国市场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到7月中旬就会明显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摩根大通的研报,6月底将有大量理财产品到期,那个时候银行存款规模会有很大增长,7月5日时银行需要大量追加存款准备金。摩根大通估计,此举会导致银行系统流动性减少3,000亿元人民币,因此,钱荒可能会持续到七月初。这种情况下,日子最难过的是中小银行,因为他们的存款基础薄弱,主要资金来源是同行业拆借。
那么央行会不会大规模放水呢?让我们在央行6月26日发表的声明中寻找线索:“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
最近的钱荒拖累A股受重创。这个星期一,领跌的是金融和地产股,与此同时上证综合指数创下了过去3年10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下挫超过5.3%并洞穿2000点关口,收报1963点,日中低点为1958点,继而周二一开盘又洞穿了1949点的“建国底”。沪、深股市有多达2300多只股票下跌,而跌停的更有200只,上涨股票只有区区100只。从6月到现在上证综指累计跌幅接近15%,投资者已经到了泪崩的边缘,有关砖家认为,A股下跌的真正元凶并不是钱荒,真正的元凶是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了,央行铁了心要袖手旁观,探底之旅才刚刚开始。
国内经济坏消息频传,又加上钱荒席卷神州大地,多重利空令本周一的深沪股市齐齐低开,在金融和......
(原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前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讲美元的垄断地位已经到了倒计时,更有甚者言说欧元或者人民币将取而代之。
他们的根据无非是美联储一直在采取弱化美元的政策,还有就是美国的赤字问题,财政悬崖等等。笔者思考这个问题良久,发现美元不是日元,也不是欧元和英镑,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标准去分析美元的未来。美国发生财政悬崖的时候,标普降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要抛掉美国国债,我说不能抛。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日本或者某个欧洲国家,答案就相反了。因为美元与众不同,所以那个时候抛掉美国国债就要蒙受巨大损失。结果标普逆龙鳞的行为不但没有挫伤美元,反而给美国国债行情......
我在去年9月初撰文【中国美元流动性危机是灾难吗】,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严重的资本外流现象,那时政府换届将即国内富人祸福未卜,因此纷纷忙着把资产换成美元转移海外。与当初钱往外逃不同,今天的钱削尖了脑袋想钻进中国,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同时也滋长了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热钱来中国是为了套利,而影子银行是一个重要的套利渠道。大部分热钱借道香港挺进大陆,因为两地息差很大,比如两地三个月银行同业拆息的差别可以达到3%。因此在香港借钱,然后投入国内影子银行则可以收获丰厚利差。
根据金融时报China Confidential的资料,以2.5%的利息在香港借入港元或美元,如果投资在中国的理......
在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惩罚性关税后,中国商务部于6月5日宣布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启动反倾销及反补贴“双反”调查,中欧双方剑拔弩张,贸易战的阴霾甚嚣日上。一旦开战,想来倒大霉的将远远不止中国的光伏产业。
欧委会的说法是惩罚性关税临时定为11.8%,如果双方没有在8月6日前达成和解方案,税率将提高到47.6%,那时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欧洲将无立锥之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去年十月美国率先打着双反的旗子对中国光伏产业征收惩罚性关税,结果要了中国的光伏一哥尚德的卿卿性命。欧盟有样学样,这一次也对中国大举问罪之师。
不过中国还击欧盟的速度倒蛮快,以迅雷不及掩耳......